吉林师范学院坐落在山清水秀的北国江城———吉林市。她东面依山,南西北三面环水,九曲松花江宛如一条碧绿的玉带,环绕着这一人民教师的摇篮。
吉林师院是一所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校。她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在吉林省创办的初级师范学堂。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吉林师范学校基础上改建为吉林师范学院。这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师范院校,如今已是一所学科比较齐全,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办学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地方高师院校。
学院从建院一开始就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们在改革的大潮中乘风破浪,奋发进取,各项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吉林省政府重点投资建设的培养中等教育师资的基地。全院共有学生6433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生3123人,函授夜大生3200人,外国留学生100人;有教职工827人,其中教师481人,教师中教授38人,副教授124人,讲师186人,研究生学历以上者79人。学院占地面积315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其中建有7874平方米的实验教学楼,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40万元;建有8200平方米的图书馆,藏书53.3万册;现有中文、政治、历史、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美术8个本科专业,还有计算机、俄语、体育、音乐4个专科专业和城市建设管理法、公共关系、文秘3个非师范专业。此外,还设有成人教育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以及高师基础、马列主义、思想教育、大学外语、公共体育5个直属教研部和电化、计算机、对外汉语培训3个教学中心。
吉林师院始终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努力为中等教育培养合格师资。为此,他们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以培养高素质中学教师为出发点,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1990年他们推出突出师范特色的“铸造师魂、陶冶师德、培训师能”的教育系统工程(简称“三师”工程),旨在通过这一工程,培养学生树立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并为之奋斗的教师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的教师职业道德,掌握从事中等教育、教学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此“工程”被列为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八五”重点课题。通过几年的实践,取得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毕业生到位率达到100%,到中学任教适应期缩短的良好效果。该研究课题通过国家和省鉴定,并获得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随着教学改革的步步深入,1995年学院又推出以“高师性、实用性、实践性”为指导原则的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主要是针对原教学内容体系存在的“四脱离”即脱离培养目标,脱离中学实际,脱离高师自身特点,脱离“三个面向”的弊端而进行的,提出以“三性”即“高师性、实用性、实践性”为指导原则,对原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改革,构建符合现代科技,文化发展趋势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培养面向21世纪高素质中学教师的新的课程体系的思路,出台《吉林师范学院本科教学方案》,制定并实施八个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这些方案打破了旧的由综合大学课程与教育课程简单拼凑而成的课程体系,构建由公共课、专业课、教育课、特设课相互交融的一体化课程体系。这一体系充分体现教学目的的明确性、课程结构的整体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方法的先进性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这项改革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得到国家教委师范司的充分肯定。国家教委师范司于1996年6月在吉林师范学院召开了“全国高师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改革研讨会”。《中国高教研究》刊发了院长邵守义教授《关于高师教学改革的思考》的文章。《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对吉林师范学院的教学改革作了详细报道。
作为吉林省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基地,吉林师范学院还十分重视对科学研究工作的改革,纠正了过去重视专业基础理论研究而忽视教育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的倾向,确立了“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形成特色、面向地方、服务社会”的科研方针,成立了高师教育、语言文学、古籍文献学、演讲学、应用数学、应用化学、应用技术、高新技术等8个研究所,创办了《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事》、《吉林师范学院学报》、《长白学圃》、《函授教学》等5种国内外公开或内部发行的刊物和图书。1992年以来,共出版专著58部,发表省级以上论文1963篇,其中教育科学论文285篇。邵守义院长亲自创办的演讲学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专门研究演讲艺术和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基地,创办以来不仅对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由邵守义教授主编的《演讲与口才》杂志取得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年发行量近百万份,连续多年被读者评为全国“十佳”期刊,1995年在全国首届社科期刊评比中被评为综合文化生活优秀期刊第一名。学院古籍研究所作为吉林省古籍文献研究基地之一承担着国家教委、省社科院、省教委研究课题10余项。他们以“开发乡邦文献,弘扬地方文化”为宗旨,几经奋斗,出版《长白丛书》等百余部图书,其中《东三省政略》、《吉林通志》获全国古籍出版奖。《长白丛书》发行海内外,在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港台等国家和地区产生很大反响,被列入国家教委“九五”研究规划。
吉林师范学院在总结多年来学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高师学生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1992年以来,他们实施以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861”育人工程。“八”即“八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用高尚的道德陶冶学生,用丰富的知识培养学生,用高超的技能训练学生,用健康的体魂铸造学生,用文明的行为规范学生,用严明的纪律约束学生;“六”即“六特”:建设特别有理想的班级,特别有道德的班级,特别刻苦的班级,特别艰苦朴素的班级,特别遵守纪律的班级,特别团结友爱的班级;“一”即: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为了使“861”育人工程落到实处,他们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两课、两校、两组、三渠道”的教育体系,全面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根据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变化以及高师学生的特点,在简明扼要系统地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注重加强对邓小平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实现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讲课堂、进头脑;“两校”即院学生业余党校和系业余团校,定期举办理论骨干培训班,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两组”即班级学党章小组和邓小平理论研究小组,主要由班级学团干部组成,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自觉地学习党的基础知识和研讨邓小平理论;“三渠道”即“三育人”、“校园文化”、“社会实践”。该院高度重视发挥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要求教职工立足本岗,着眼育人,恪守职业道德,弘扬敬业精神,内练素质,外树形象,以自己的良好师表形象教育和感染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突出思想性、教育性,组织开展“爱国、奋斗、成才”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开展“党在我心中”知识竞赛,“青春风彩”文明礼仪大赛,“尊师敬业、立志成才”演讲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受教育,增长才干。学院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部队和中小学校进行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于成效显著,先后四次被中宣部、国家教委和团中央命名为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近年,学院针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校后勤工作“大而杂”“小而全”的弊端,对后勤管理体制进行了卓有成效地改革。首先将后勤从学校剥离出去,取消行政处室,成立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实业集团”,走后勤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的路子,实行对内有偿服务、对外经营服务。这项改革实施三年来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仅为学院增收节支450万元,而且各项工作都取得明显效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目前,全国有80多所高校和国家工商总局、首都钢铁公司等企事业单位来院学习。在全国行政后勤工作研究会及全国高校后勤工作会议上,他们介绍了经验。李岚清副总理批阅了该院经验材料。《人民日报》为此发表长篇通讯,《光明日报》两次在显著位置作了报道,《中国教育报》发了专题消息。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学院又实施“安居工程”。到目前为止,在国家基建费投入极少的情况下,利用创收资金,建起了2万平方米教工住宅,全部解决了教职工住房问题,人均(含家属)住房面积达到28平方米,年人均奖金达到1500元。
改革使吉林师范学院焕发了勃勃生机,各项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1992年以来,该院多次被吉林市政府命名为先进单位,被吉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被省委组织部、宣传部、高工委命名为先进党委,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吉林师范学院这所人民教师的摇篮,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21世纪的到来。他们决心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实现学校管理规范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质量优质化,校园环境花园化,跻身于全国一流高师院校的行列而努力奋斗。撰文王佐洲
摄影于忠华